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7月24日中午,一架由安加拉航空公司运营的安-24客机在执行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滕达航线任务时,在距离目的地滕达机场仅数公里处与空管失去联系。
这架载着43名乘客(包括5名儿童)和6名机组人员的飞机,在首次降落滕达机场失败后复飞,进行第二次进近尝试时从雷达屏幕上消失。
紧急情况部门立即启动搜救机制,从布拉戈维申斯克派遣一架米-8直升机进行空中搜寻,同时派出12人小组进行地面搜寻。
失联区域位于阿穆尔州偏远地带,这里的地形复杂,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覆盖使得搜救工作异常艰难。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这架安-24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未发出任何紧急情况的信号,这给事故原因蒙上了一层迷雾。
俄紧急情况部门最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机上有40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随后更新为43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
展开剩余81%阿穆尔州州长瓦西里·奥尔洛夫通过社交媒体确认了这一数字,并特别指出乘客中包括5名儿童。
搜救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阿穆尔地区位于西伯利亚东部,以其严酷的自然环境著称——冬季漫长且气温可低至零下50℃,夏季则多雾、强风与低能见度天气交替出现。
经过紧张搜寻,噩耗最终传来。
当天晚些时候,一架参与搜寻任务的米-8直升机在距离滕达机场15公里处发现了失联客机的残骸。
全俄电广发布的现场画面显示,客机机身正在燃烧,浓烟滚滚。
坠机地点位于一处 “极难到达的山坡” ,残骸散落在大片区域。
空中勘察人员未发现任何生命迹象,而地面搜救人员预计需要大约一个小时才能抵达现场。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门随后发布初步结论:机上49人无一生还。这一惨痛消息迅速传遍全球航空安全网络。
调查显示,这架安-24客机的机龄已达50年——它于1976年在基辅的阿维安特飞机组装厂生产,同年完成首飞。
令人震惊的是,该机的适航证有效期已被延长至2036年,意味着如果未发生事故,这架飞机还将继续服役11年。
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交通运输调查总局已对此事立案展开刑事调查。
调查人员将重点聚焦于两个可能原因: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飞行员操作失误或机械故障。
据现场紧急救援人员透露,事发时当地天气条件不佳,能见度低,机组人员可能在复杂气象环境下的操作失误导致客机坠毁。
安-24是一款在苏联时代由安东诺夫设计局开发的44座双涡桨发动机飞机,1959年首航,1978年停产,共生产约1100架。
尽管该机型曾在全球多国服役,但其安全记录一直备受质疑。
仅安加拉航空运营的安-24飞机,就曾在2019年和2011年发生过致命空难:
2019年6月27日,一架安-24客机因发动机故障紧急迫降,冲出跑道后撞上建筑物起火,导致两名飞行员遇难;
2011年7月11日,另一架安-24客机因左侧引擎起火迫降鄂毕河,造成7人死亡。
安加拉航空官网显示,该公司拥有32架飞机,主要由安-24、安-26、米-8直升机等老龄机型组成,其中安-24是客运主力。
事故发生后,国际航空安全监管机构高度关注此次空难。
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确认,失事客机上有一名中国公民。
总领事姜笑洋表示,已敦促俄方与总领馆保持联系,并计划于7月25日派工作组赴滕达开展工作。
目前尚未公布这名中国公民的具体个人信息。
俄罗斯航空专家指出,在西方制裁导致飞机零部件短缺的背景下,俄罗斯国内航空公司特别是远东地区的运营商,被迫延长老旧飞机的服役年限,这增加了安全风险。
直升机盘旋在失事地点上空,救援人员看到的只有燃烧的机身和散落山坡的残骸。
距离机场仅15公里的那片“极难到达的山坡”成了49人生命的终点。
50年的飞行生涯,延至2036年的适航证,未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些数字在烈焰中化为航空安全的老旧伤痕。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图上,又多了一个被森林覆盖的航空事故坐标。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
作者|苏海明 编辑|苏海明 校对|苏海明
|深扒毒评 breaking news 毒而不戾,扒而有据|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账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发布于:北京市富灯网-网上平台配资-全国配资公司-配资平台哪个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